食品学院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 2009-06-21 作者: 访问次数: 3
 

     61819点,食品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举办研究生处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由王晓玲、韩笑和李秀杰三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作了题为 “改性纤维素制备可食性膜的研究进展基质固相分散-UPLC-MS/MS法同时测定蔬菜中多种昆虫生长调节剂 ”采前1-MCP 处理对西兰花贮藏效果的研究的学术交流报告。学院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大鹏副教授,青年教师张仁堂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可食性膜是一种由可食性成分组成的膜,构成膜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与多糖,该基质为纯天然产物,不存在污染问题,具有独特的营养,有着超过传统包装材料的多种功能性质和经济优势,王晓玲介绍了可食性膜的分类及性能,并对国内外改性纤维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目前改性纤维可食性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韩笑参考已有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分析方法,提出建立基质固相分散-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该类农药的方法,本方法集提取、净化于一体,比传统的柱层析法简便、省时,比目前国际上常有的固相萃取法更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西兰花营养丰富,具有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其采后呼吸旺盛,极易衰老黄化和萎蔫。1-甲基环丙烯为一种新型乙烯抑制剂,具有使用剂量低、安全、高效等特点,在西兰花保鲜研究上应用广泛。李秀杰的报告就1-甲基环丙烯的应用、西兰花的保鲜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研究1-甲基环丙烯新的使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学术交流报告以为研究生科技创新提供宽松的氛围为主题,是学院根据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全体研究生打造的学术活动平台,学术论坛展示了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现状、进展,通过实践、沟通、交流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术交流活动的举行不仅拓展了研究生的思路、视野,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全体研究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全体研究生学习、创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