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7点,食品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研究生学术交流报告会。由硕士研究生许苗苗、桂春燕和卫晓英分别做了题为“菠菜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生成因素的研究”、“黄河三角洲耐高渗碱性纤维素酶产生细菌YRD-19的诱变育种和产酶条件优化”和“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凝固型酸乳的影响”的学术交流报告。食品学院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李大鹏副教授和青年教师张仁堂老师参加本次学术活动,掀起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系列研究生主题实践活动的高潮。 在本次学术活动中,许苗苗以菠菜为例,找到菠菜体内亚硝酸盐的产生根源,介绍了菠菜体内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菠菜体内外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变化及菠菜表面微生物的变化,进而初步探究了菠菜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生成因素,为进一步减少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供了依据。桂春燕主要用紫外线对1株产耐盐碱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YRD-19进行诱变育种,获得产酶能力高,产酶性能稳定的YRD-19-35菌株。进一步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卫晓英则主要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凝固型酸乳的影响,从酸乳中提取胞外多糖进行纯化,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然后以不同的添加方式添加到酸乳中,测定其对酸乳的影响。 食品学院以“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系列研究生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研究生中大力建设和发展崇尚学术、创新学术、传播学术之风,是食品学院以转变作风,改进学风,实干兴校为指针,深入贯彻办高水平工科学院,育高素质食科人才的办学理念的具体标志之一。主题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研究生,广大研究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参与,对进一步全面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