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并非一蹴而就,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毕业季悄然而至,现在让我们一同领略考研到各大高校的食科大神们的风采。本期,我们将目光转向陈丽斐,赵胜寒,聆听他们的考研经验和学习心得。

陈丽斐,女,2016级质量四班学生,曾担任校社团管理部副部长,连续两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曾获校纪检文明月先进个人称号以及多次被评为优秀裁判员。现已被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拟录取。
考研心路历程
2018年的寒假,我决定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在充分了解到各学校的学科优势、招生情况以及所考察的专业课之后,我决心报考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
一开始,我想要报考的专业是生物与医药专业,但是这个专业要求考数学二,在经历了一个寒假的数学学习之后,我发现数学是我的短板,报考这个专业我可能没有什么优势,甚至会因为数学成绩而落榜。相比之下,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考察两门专业课,农综三和食品科学概论,背诵是我的强项,我当即决定报考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
从一开始我就明白,选择这个专业就意味着要比别人更早开始准备,也要花更大的精力在专业课学习上面。在考研的前期,可以说我非常自信也充满活力,我经常背着满满一书包的专业课课本去空教室自学。
然而在这期间,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我也经历过失落和沮丧,及时的调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越到考研后期,周围的学习环境就越发的紧张,我还记得在倒计时一个月的时候,经常听说在文理大楼背书的同学放弃了考研,开始找工作。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别人的影响,选择坚持到底。考研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从初试到复试到最后拟录取,如果有丝毫的懈怠,可能结果就差之千里。感谢这一路上的良师益友,也感谢那个持之以恒的自己。


经验分享
关于考研,我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从自己本身的优势出发,结合报考学校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学校。比如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比较侧重于对于英语的考察,每年都会单独划定英语单科线,今年更是划到了68分(英语二),所以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也可以提高成功率。
其次,同学们要利用好报考学校的官方网站发布的参考书目和大纲等,这些是考察的重点,脚踏实地的从书本开始复习,尽量做到重点难点都了然于胸,这也是给自己吃的一颗定心丸。如果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及时向学长学姐们请教。
在公共课学习方面,我建议大家在前期多花些时间学习英语,比如说背单词,阅读一些英文文章,给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后期可以多做几遍历年真题,保持自己的语感,同时准备好自己的作文素材,在考试时可以方便的用上。在政治学习方面,我推荐大家前期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老师讲的非常清楚明白,后期要自己勤加背诵。
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不要去和别人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能别人五点钟就起床学习,而你早起却一天浑浑噩噩,效率低下。早起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最自己高效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不要被坏情绪左右。既然下定决心要考研,就坚持到底。回头看看,你会发现当初那些让你沮丧难过的事情不过如此,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祝大家一战成硕,前程似锦!

赵胜寒,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学生,曾获创新创业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三等奖学金,考研初试成绩376(政治60 英语77 数学103 生物化学136),现已被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食品工程方向)录取。
考研心路历程

如果说起努力,相较而言,我可能算不上最努力的一类。考研成功主要归功于找到恰当的方法,分享给学弟学妹。
1.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判断早起学习或是深夜学习哪一个效率更高,不用把学习时间拉的过长。
2.抓大头。英语政治占分少且分差小,所以分给英语政治的时间很少,70%的时间都分给了数学和专业课。
3.不要把考研想象成洪水猛兽。考研本身并不难,难的点只在你能否坚持日复一日的学习。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这是必经的过程,实在学不进去的时候不要空耗时间自己感动自己,可以通过逛街、美食、运动等方法放松心情,短暂的焦虑过去后会有更高的效率。
考研这场战役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坚持,“熬得住”比“走得快”更重要。此外,信息收集工作也相当重要,多关注报考院校的消息,也可以问学长学姐,有问题可以加我的微信:15646705253,我也很乐意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希望明年听到你们上岸的好消息。


经验分享
拿高分的关键在于数学和专业课。
数学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刷题是根本,认识各种题型,注意错题本的利用,最好按照题型分类记录,后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部分准确的查漏补缺,该放弃的难题适当放弃。基础好可以跟张宇老师,基础一般可以跟汤家凤老师,线代紧跟李永乐老师。在这里要推荐我的宝藏老师——武忠祥老师,分题型讲解错题和解法,温和细致,适合对数学各种题型不太敏感的同学。
专业课(生物化学):
1.列框架。先通过看往年真题找到主要考点,着重划分考点部分的框架,可以做成思维导图,清晰看出每一章节的重点。
2.背书方法。背书时可以先把一段话的关键词写出来,合上书看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串联成一句话。
不用死啃课本,两册课本太厚想全读懂几乎不可能,以题库和真题为主,用课本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