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义伦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梨加工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于日前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方案设计科学,工艺路线合理可行,总体技术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来自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山东师范大学、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经质询、评议,认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形成了一致的专家鉴定意见。 “梨加工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课题组全面深入研究了不同品种梨果的加工特性,筛选出适于制醋的鸭梨和秋水梨,适于制汁的黄金梨,适于酿酒的莱阳梨;确定了秋水梨固定化发酵酿醋工艺技术参数。课题组研究了不同品种梨汁褐变关键因素及鸭梨中主要褐变相关氧化酶的酶学特性,首次明确了鸭梨中三种主要褐变相关氧化酶PPO、POD和APX的酶学特性,确定了鸭梨汁酶促褐变无硫护色复合工艺,为提高梨汁制备、酿醋技术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项目研究明确了土壤营养和不同肥料处理对阳信鸭梨品质香气的影响规律,首次明确了生产优质阳信鸭梨的有机肥种类,为提高鸭梨栽培品质奠定了基础。研究明确了臭氧处理对乙烯合成与信号感受相关基因表达具有间接调控作用,通过抑制P-ACS1基因表达调控了梨果实采后乙烯的生物合成;臭氧处理可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PPO活性,保持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延缓果实的衰老与品质劣变,可有效提高秋水梨贮藏品质。 课题创造性的研究了原汁梨醋固定化生产技术、功能性梨醋饮品生产技术、梨园行间生草增肥技术、秋水梨果贮藏保鲜技术,建立了年产1000吨原汁梨醋固定化生产线、年产10000吨梨醋饮品生产线、800亩梨果精品生产示范园和3000亩的优质加工原料基地,起草形成了《发酵型醋酸饮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制订了《阳信鸭梨栽培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对《阳信县鸭梨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提出了修订意见;申报两项发明专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梨加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


